用于精炼铸造、锻造和焊接后机械性能较差的中碳钢和低碳钢中的粗大和过热结构的碳钢铸件。工件被加热到高于铁素体完全转化为奥氏体的温度30至50°C之间,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用炉子慢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转化,这可以使钢的结构更加精细。
球化退火。用于降低锻造后的工具钢和轴承钢的高硬度。工件被加热到高于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20-40℃之间,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状胶结物变成球状,从而降低硬度。等温退火。用于降低一些镍和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用于切割。
一般是先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可降低硬度。重结晶退火。用于消除金属线材和板材在冷拉和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增加,塑性降低)。加热温度一般低于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50至150℃。
只有这样才能软化工作硬化效应。石墨化退火。用于使含有大量雪明石的铸铁变成具有良好塑性的可锻铸铁。其技术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后适当冷却,使水门汀分解形成絮状石墨.扩散退火。用于均化合金铸件的化学成分,改善其性能。其方法是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而不熔化,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的各种元素趋于均匀分布后,再慢慢冷却。去应力退火。用于消除钢铸件和焊件的内应力。